讲股堂

标题: 技术进阶篇(八)-逻辑歌诀研究思路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奉天期市老兵    时间: 2019-6-28 11:47
标题: 技术进阶篇(八)-逻辑歌诀研究思路分析
    耀庭在帖子里对逻辑歌诀的理解做了分享,顺着这个思路再和大家交流一些逻辑分析的研究思路。
) N+ Y" p. H9 U# d6 k& o$ C1 f    耀庭的回复内容:
6 ~3 H5 L4 p% s& u; P- h! R    “高位利好,冲高就跑---主力借高位利好出货
8 |) R/ Z5 }, p7 ?    高位利空,反弹出清---往往等知道利空消息出来都被封一字跌停了一般当时出不去,等待主力出逃时借机跟着跑
. N1 k* E3 e1 W, w* B$ m4 s    低位利好,等等更好---看看标的对于利好的反应有利于更好的判断) V+ y* {! g7 Z. {" ?
    低位利空,杀跌紧盯---让我想起了斗K讲解知识点实战运用实例讲解(三)-逻辑主线--这都是“套路”) B- i5 W" `8 W* [: {
    中途做小草,随着风向倒---根据多空力量的判断进退自如。- s6 C' w/ ~% }- p0 o+ d
    老兵师兄我这里理解有木有问题?”
  ]/ N5 a( p" I# H' B
    “技术进阶篇(七)”帖子中对前两句歌诀做了简单的分析,同时提了一个重要的应用理解,就是逻辑假设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应用却并非简单。
3 N) u9 F+ m" G7 b7 \    先说歌诀的简单理解,以“低位利好等等更好”为例,低位出现利好假设是控方的储备利好,那么能跟踪到的可能性会很低,如果是突发性利好那么控方没有准备好的概率很高,控方没准备好趋势存在反复的可能性就会很高,当然这都是不确定的。那么我们转换到应用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以利好信息为预期介入个股:
- {2 q; u$ F: e: d. T" [    1 那么这个利好经我分析之后可能大概率是有效的,这时趋势没有反复而是出现上涨趋势配合利好,那么我介入的结果是收获;
' h: j7 A. v: f# i+ a7 q. s% ~    2 假如趋势出现反复我介入后出现浮亏我该怎么应对?假如我按纪律止损,那么我介入的结果就是分析对了,结果亏钱了;
; n! B9 W4 ]9 R7 ~    3 我坚信我的判断坚守,这就让判断原则凌驾于操作原则之上了,自己的风险管理失控了,哪怕十次错一次可能结果都无法承受,这个原理很清楚的。
# j, x+ X2 f1 R4 d9 v3 f5 K    那么从应用角度思考我们如何处理才是理性的?显然是“宁可错过绝不做错”才对。9 F' a  O2 `' y/ x/ d% m
    前面两条已经简单分享过了,后面的以后有机会再慢慢交流,有了自己清晰的理解,从这里入手来研究逻辑分析这个没毛病,耀庭的切入点选择是正确的。) [7 l0 N  ^  e! `. v5 J$ |
    那么我们再来看“逻辑假设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应用却并非简单”这句话的理解。
7 z' n  P& {$ W0 }    我们设置一个较为机械化或者理论化的逻辑假设结论,这个东西是否可用呢?一定是可用的,但是我们拿来在应用中跟踪测试的话效果并不会太好,我们会发现一些实例能够较为准确的契合结论,但是更多的却会很模糊,这背后的原理是这种理论化的结论只能适应在少数的极限周期,理论化结论只能在趋势运行到一个较为清晰的时空拐点时,逻辑结论和趋势周期形成共振效果才好,这种趋势周期的判断其实也并不复杂,但是应用中就必须有很好的耐心去守候这种共振信号的出现。8 C0 }( g" p. @
    例如前面给大家分享的“尾盘突袭”实例,这个实例很多信息都是公开的,这里再深入的给大家做一些分析:
$ q: H4 h4 c* A0 [' p    1 这个实例我应用的逻辑假设是增发解禁短线趋势假设;
! X! Q" j8 `  b" u9 [- j5 s( e, X    2 假设依据的起点是2016年该股增发背景,当时因为大环境影响增发面临很大的问题,老周当时增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增发的成功;
: `) j. `8 v; N9 U/ M; x/ _    3 这次增持的价格是确认的,围绕这次增持资金的布局盘面上也是清晰的;9 e6 x- X3 s9 H$ T: r; X% r
    4 其后大环境持续恶化,老周的压力持续加大,这期间凯喜雅介入老周危机四伏,稳定己方阵营的需求就更为迫切;" O4 r# n% k# f' g2 I: D4 k
    5 增发价格是确定的,解禁时间窗口是明确的,前面趋势走势是清晰的;# N' h, |  D! K% P
    6 给大家分享的短线趋势周期这里逻辑结论和确定的空间位置时间窗口形成共振,这才是逻辑假设可以契合趋势走势的核心要素。
+ [" X3 p: ?0 q    再例如短线利空那个分享实例,我说这个清晰,依据分享里都给大家做了分析,控方显形依据明确,控方在场依据明确,利空信息明确,逻辑结论和趋势时空周期在这个位置产生共振,已经没有变化的空间了,这样我们应用的效果才会出来。
: _' K, R' m$ c4 n. S& F    说应用不简单就是基于这种原理,一个是分析方向上的误区,我们会惯性的去沿着逻辑假设或者趋势时空周期分析的一条主线去深入研究,但是实际应用中真正起核心作用的是两条主线共振的研究,不在于哪条主线研究得程度有多深,而在于共振关系的分析有多清晰。另一个是合理的需求,我们做逻辑分析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在更大的应用环境产生应用价值,这是合理的预期,但是理论化的结论是无法适应这种需求的,这需要我们分析的深度加强,例如利好利空的分析,Z~粗略的我们可以分成储备性的还是突发性的,深入了我们可能需要对消息影响的时空范围有更具体化更量化的分析,这样才能将粗线条分析无法区分的应用场景准确的区分开了,也就是原理篇给大家分享的“见山不是山”。
% X# L! H, }! r- ~1 A; {    也贴两个我跟踪的实例,不给大家做详细的分析,只是让大家思考问题,图1和图2是给大家分享过几次的组合跟踪标的,图1实例近期公告利空,那么这种利空的应用相对就要复杂,但并不是没有办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应对很容易,能分析明白的就整,分析不明白的就躲,应用就没问题了,不管自己分析覆盖范围有多窄,只要懂得守候,实战就没问题,但是同时我们又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分析的覆盖范围更广一些,那自己就要为此储备足够的研究深度,只拿着一个机械式理论化的结论,硬要不断的扩大应用范围这就出问题了,正向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在自己分析方法不动的前提下,我们不断的实践,应用的场景越来越窄,但是出手的成功率越来越高,而不是分析方法不动随着实践增多出手机会会增多,这是不合逻辑的。# w& G/ n( C) A: O3 a
    延伸一点的思路,通过图1和图2的对比,我们思考,经常有学友问,跟踪一个热点,追强势的怕受伤,潜伏弱势的还总不涨,为什么弱势的就是不爱涨呢?其实跟大家习惯接受的理由“个股上涨的价值没被市场挖掘”这种观点不一致,其实按照目前市场的分析水平,资金对于个股的研究几乎是没有任何死角的,真正意义上的“阶段性低估”在市场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符合热点驱动但是没有趋势配合绝大多数的原因是因为有制约趋势形成的逻辑因素制约,只是我们的知识面没有办法分析出来罢了。我们采取“潜伏”的方式假如获得成功,也仅仅是热点因素持续发酵推动力量增强之后的产物而已,而从判断的角度,假设我们认为热点因素持续发酵是确定性的,那么“潜伏”从收益率的角度大概率不会是好的选择,但是从操作原则的角度,“潜伏”的风险承担代价大概率是小的,所以我们选择“潜伏”是理性的,但是“潜伏”可能获得更好的收益,这仅仅是一种很小概率的“运气”,不能正确理解这种原理,我们就会控制不好自己的心态。而深入的学习同样我们不能把收益效率作为实际的学习目标,Z~多只是给自己画个饼做预期,我们的目标应该定位在“强势股”和“弱势股”之间的中间地带,去追求更具“确定性”的收益结果,途径就是让自己的分析结论更加清晰化,更加量化,用来更准确的寻找共振依据,然后再利用操作原理给这种追求“精确化”的分析方向加上弹性空间,掐头去尾,用空间换确定性,这是实战稳定性效果的核心操作要领。. {4 Z- ^- }0 ]
    图3和图4是近期公告利空的实例,这种就是有清晰持续性的逻辑关系实例,但想假设较为合理的逻辑,就需要很广的知识储备范围,否则这种实例你只能通过碰的方式来恰巧“遇到”,假设你应用某种技术信号介入捕捉到机会,那么从概率上Z~大的影响部分仅仅是“巧合”,逆向推导是不成立的,你运用的介入依据是无法准确锁定到这样的标的的,深入分析的意义在于能让你离这样的标的更“近”一些。
( d1 j! F5 x: f$ u2 ?% ]

图1.png (51.27 KB, 下载次数: 238)

图1.png

图2.png (60.1 KB, 下载次数: 256)

图2.png

图3.png (45.68 KB, 下载次数: 239)

图3.png

图4.png (27.91 KB, 下载次数: 259)

图4.png

作者: 王粉之静世界    时间: 2019-6-28 12:18
现在看老兵师兄的分享,脑海中都出现,在分享讲解时的
作者: 王粉之静世界    时间: 2019-6-28 12:20
王粉之静世界 发表于 2019-6-28 12:18# H( V$ Y1 ]" c2 N& D  |2 K, o$ P6 g
现在看老兵师兄的分享,脑海中都出现,在分享讲解时的
+ M5 p3 O& j: A6 N7 I% M
现在看老兵师兄的分享,脑海中都出现师兄在分享讲解时的声音!    师兄,抱歉刚刚不小心碰到了,还没写完哪!
作者: 王粉之王耀廷    时间: 2019-6-28 13:27
今天读第一遍产生很多思绪,首要发现的是知识储备不够。需要多读几遍才能更清晰。感谢师兄的分享
作者: 王者学生悠然自得    时间: 2019-6-28 16:35
感谢分享!
作者: 王粉风生水起    时间: 2019-6-28 17:33
赞一个!
作者: 王粉之沙场老兵    时间: 2019-6-28 22:27
王粉风生水起 发表于 2019-6-28 17:33
# U3 D$ ^, D( o% H0 O5 c3 C8 P0 |赞一个!

" ?- i" t' R$ |太复杂专业了。而且花不少精力,不明白选看得明白不行?谢谢5 M  y* t( H- L9 G8 s. N, {

作者: 奉天期市老兵    时间: 2019-6-29 00:11
王粉之静世界 发表于 2019-6-28 12:208 @5 E5 Y% @+ Q8 K( r  y
现在看老兵师兄的分享,脑海中都出现师兄在分享讲解时的声音!    师兄,抱歉刚刚不小心碰到了,还没写完 ...

- S& s. P6 H  `/ N呵呵,谢谢支持!* b  j$ G9 {3 W/ Y0 M

作者: 奉天期市老兵    时间: 2019-6-29 00:25
王粉之沙场老兵 发表于 2019-6-28 22:27
$ F5 p/ t) W$ [5 m1 o太复杂专业了。而且花不少精力,不明白选看得明白不行?谢谢
( M1 |9 h- }  R
    前些日子在聊天室和大家讲过,做这个系列的讲解一个目的是为少数有精力有兴趣的学友想增加捕捉强势股概率提供一个也许可行的参考分析思路。另一个目的是让多数学友能够更好的理解用一般的技术分析方法是靠“熬”或者“碰”出强势股来的,不能是“追”出来的。1 W) y. @7 J; B/ d
    在日常交流中我发现其实这是个很突出的问题,其实很多学友目前掌握的技术,加上老师日常给出的指导,很容易就可以获得稳定收益的效果了,但实际很多学友交易效果却很差,不在知识积累上,就在于这种不理性的收益预期上,一介入就期待着涨停,期待着走牛,将原本可以用来稳定获利的技术方法强加在不切实际的收益预期之上,这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m% j# X* D3 u8 v+ [" Z( r
    能够把自己所学的东西理性的和自己的收益预期匹配这就足够了,不需要一定去做多深入的技术研究。
8 J; |1 `7 y; O0 M0 e
作者: 王粉之有缘者5695    时间: 2019-6-29 08:51
谢谢分享!
作者: 王粉之缘来是宁    时间: 2019-6-29 09:04
谢谢师兄分享
作者: 王粉之正心正行    时间: 2019-6-29 09:13
谢谢师兄分享!
作者: 王粉之沙场老兵    时间: 2019-6-29 17:39
奉天期市老兵 发表于 2019-6-29 00:257 w  K7 L  ^( I& W
前些日子在聊天室和大家讲过,做这个系列的讲解一个目的是为少数有精力有兴趣的学友想增加捕捉强势股 ...
2 k/ P, L' U0 |" @, v5 n+ S$ e
谢谢师兄的回复。- J- D2 N$ _$ F5 s3 F0 H# G9 U

作者: 王粉之沙场老兵    时间: 2019-6-29 17:41
奉天期市老兵 发表于 2019-6-29 00:25
; X6 N5 B# B, c5 ]前些日子在聊天室和大家讲过,做这个系列的讲解一个目的是为少数有精力有兴趣的学友想增加捕捉强势股 ...
4 j* o  V9 E$ L$ W' ^: a
谢谢师兄的回复。6 O8 b( e; Y3 J: S7 m! F7 C

作者: 王粉之努力学习    时间: 2019-6-30 06:12
感谢老兵师兄的分享
作者: 王粉之王耀廷    时间: 2019-6-30 21:09
奉天期市老兵 发表于 2019-6-29 00:25
" l# J8 d) v& @; W1 X5 a前些日子在聊天室和大家讲过,做这个系列的讲解一个目的是为少数有精力有兴趣的学友想增加捕捉强势股 ...

0 ~& S+ U6 V- K这才是重点!感谢老兵师兄的指点。
# }1 e5 B) ?+ @1 X9 Y: Z! A
作者: 王粉之心态好    时间: 2019-7-1 08:33
感谢老兵师兄分享!
作者: 王者之荷花之巅26    时间: 2019-7-3 23:07
感谢师兄的分享,您辛苦了!1 T+ ~* J, H- {8 O4 `5 L0 H

# `  u7 n+ H( W
作者: 王粉之征服    时间: 2019-7-6 21:55
一遍,二遍,三遍,还是看不完全部。暂时放下,一个礼拜,半个月后;再来研究,就理解了。老兵师兄的分享都是这样的。曾经做了3,4页笔记感觉很深奥的,现在回头再研究居然很容易想通了。感谢老兵师兄只要坚持没有我们征服不了的。’
作者: 奉天期市老兵    时间: 2019-7-7 18:51
王粉之征服 发表于 2019-7-6 21:55/ e" w7 E0 f+ \
一遍,二遍,三遍,还是看不完全部。暂时放下,一个礼拜,半个月后;再来研究,就理解了。老兵师兄的分享都 ...
; E& J$ @# k5 Y2 L
这就象你从普通手机向智能手机过渡,第一次拿到智能手机多数人都会不适应,因为都想一下子熟悉智能手机的一切,但智能手机和普通手机差异太大,你不可能会一下子了解。所以很多人会在Z~初主观的去排斥智能手机。
1 X5 d" r) e% o' W+ Q而随着各种应用app的开发,很多人开始接受智能手机,因为一些应用app的功能是自己需要的,而单一应用某个应用又没那么难。
( o" s: d, h! ^; z: o' _* D4 p% l而当你过了第一个应用关之后,再尝试应用第二个就会顺利得多,虽然第二个app可能和第一个基本没什么相似的属性,但是对你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却又很多相同的属性。
0 |$ B6 }; `9 x! L. j5 x$ d. X* u技术学习也是这样,当你带着一个实践中自己理解的实际问题来学习,你会比较容易的吸收知识,因为你知道自己想要找到什么东西,而脱离实践基础填鸭式的学习模式消化起来就会难,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也不知道答案应该用在哪里。) B+ p4 g% N7 e$ d- d5 }0 i8 V* K
而当你消化了一个知识点,解决了一个你实践中的问题,再次的实践中你就可能发现新的问题,这时你再回头就可能找到你需要的东西,这是你新的思考带来的需求。
* C* |% v& z  E  b5 P) N$ e4 r, E给大家分享的东西没那么复杂,都是应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根据问题总结的应对问题的思路,觉得难以消化的部分只是大家在实践中忽视了没有认真思考过的问题。
! X5 O9 ]8 K1 t5 q. ~( r# i
作者: 王者帐下马前卒    时间: 2019-7-7 23:59
谢谢师兄
作者: 王粉之坚持    时间: 2019-7-14 23:07
感谢老兵师兄的分享!
作者: 王者学子至简    时间: 2020-2-6 00:32
感谢老兵师兄!学习让人的心灵快乐和充实!
作者: 草根王一叶知秋    时间: 2020-9-23 06:11
谢谢分享
作者: 王粉之从头学起    时间: 2021-4-9 05:35
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中验证方法,出现问题,再回去向理论问路~谢谢老兵师兄的传授!




欢迎光临 讲股堂 (https://bbs.iwangz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