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股堂

标题: 庄家是怎样“骗”到散户卖出股票的? [打印本页]

作者: 草根王_管理员    时间: 2019-6-28 18:55
标题: 庄家是怎样“骗”到散户卖出股票的?
庄家是怎样“骗”到散户卖出股票的?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无数交易者费劲心机都想知道的,这也是交易中Z~难做到Z~困难,举个简单例子:日常中骗子很多,手段各不相同,高级的骗子手法更是高深莫测,善良的人很难清楚知道骗子会有什么手法骗取自己财富,但我们运用知识水平及认知(股市方法)去降低被骗的概率或成本。股市中也是如此,交易就是筹码交换,庄家就是筹码的搬运工,把筹码从低位搬到高位,本质目的就是在筹码由低到高的搬运过程中获得利润。

实战中虽然不能明确庄家采用何种方式诱骗散户,但万变不离其宗,任何主力想要获利,只能通过Z~原始交易原则:低买高卖,从中赚钱价差(互相抬轿除外),交易中我们可以通过基本面、技术面等多种方法去规避或降低被股市庄家骗的概率!

主力完成一轮行情炒作大致分为几个阶段:吸筹、洗盘、拉升、派发。吸筹阶段是Z~为隐蔽且耗时间的阶段,此时股票价格处于相对低位,这个阶段也是主力开始诱骗散户割肉的时期,例如发布利空消息、利用悲观情绪打压等等,造成股票无资金参与的假象,此时期成交量低迷,个股走势没有明确方向或持续下跌中,主力主要任务就是大量收集廉价筹码,因为在这个区域建仓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未来拉升股票高度的大小。


庄家骗散户卖出股票往往是股价在低位建仓期,或者洗盘阶段,我们可以从这两个阶段去分析主力的手法及具有的特征,以防止被欺骗。

主力低位建仓期:市场处于一轮下跌后末期或经过长时间大幅下跌,大部分股票跌不动了甚至不能悲观绝望情绪空前,指数开始终结这种下跌趋势,并进入新的上涨,这样背景下聪明的主力就已经进场建仓,不管主力采取何种方式建仓,都会在K线图上运行并留下一些痕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信号去分辨市场主力何时进场建仓及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进场操作。

建仓期在技术图形上有几种方式:

1、持续单边下跌:主力通过打压,令股价走出持续单边的下跌趋势,在下跌过程中逐步进行建仓,并迫使套牢盘割肉抛出手中筹码,为下跌末端出现大幅放量现象(需注意个股质地),例如V型底、下降楔形、头肩底、双重底等多种底部的建仓模式。

2、横盘震荡式建仓:股价在经历一波长期杀跌后,已进行阶段性横盘,主力开始有计划在某一价格区间进行建仓,导致股价处于横盘状态,如果横盘时股价中间阶段往下降一些,就会形成类似圆弧底的建仓模式。

3、箱体式建仓:股价处于低位震荡期,走势往往表现为长期在箱体内上下波动,当股价上升至某一高点,再次回到箱底后,又有买盘令股价回升至箱顶,股价控制在一定的涨跌幅之内,不会大跌也不会大涨,一直让股价在均线附近震荡,如此反复,上升时量逐渐放大,下跌时量能缩小。

4、拉高吸筹:此手法也是庄家常用的吸筹方法,股价经过一段的平稳期后,庄家觉得时机成熟,开始大量买进筹码,使股价快速上升,K线图上出现连续阳线,量能温和放大,突破前期重要高点,强收集阶段结束后,庄家有时会进行震仓洗筹,有时直接进入拉高阶段,这是一种思维逆向手段,一般是大势趋好背景下,热点开始活跃,主力拉高吸筹后进入主升期。  

5、挖坑吸筹:股价经历了一段时问的横盘震荡之后,股价突然向下破位,将横盘箱体打穿,但随后股价又被向上拉起,回到原先的横盘箱体内部,其走势在盘面上画出了一个“坑”,只有股价回到“坑沿”的相对高位后强势横盘不跌或继续向上,才可认为这个“坑,是主力挖出来震仓吸筹的。

出现以上几个特征要提防主力有骗筹码的可能,详细可查看文章“主力是怎么建仓的?要怎么样可以看出来?”。总之建仓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实战中结合大盘环境、均线系统或趋势线和庄家资金性质综合判断,例如短庄、长庄对于建仓耗时也不一样,短庄建仓一般会配合题材热点或标的利好,快速完成建仓,甚至拉升途中建仓;而长庄一般对于标的运作时间较持久,为大资金风格。

有不全之处希望多总结和交流,内容未经允许不许随意转载!


作者: 王粉之王耀廷    时间: 2019-6-28 21:22
感谢管理员普及基础知识!

作者: 王粉之沙场老兵    时间: 2019-6-28 22:08
辛苦了,谢谢!

作者: 王粉之一心一奕    时间: 2019-6-29 06:10
谢谢分享!
作者: 王者学生悠然自得    时间: 2019-6-29 10:05
感谢分享!
作者: 王粉之云山珠水    时间: 2019-6-30 08:30

作者: 草根王之征途如虹    时间: 2019-10-23 13:58
谢谢分享!

作者: 王粉之舍予    时间: 2019-10-29 16:47
辛苦了,谢谢!





欢迎光临 讲股堂 (https://bbs.iwangz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