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股堂
标题: 我爱中国国学经典之《忠经》连载二十 [打印本页]
作者: 王粉之格物致知 时间: 2024-11-2 20:59
标题: 我爱中国国学经典之《忠经》连载二十
本帖最后由 王粉之格物致知 于 2024-11-2 21:05 编辑
连载二十:《忠经》是真正终极的管理之道和治国之道
想要改善现代的家庭或企业员工之间的矛盾对立,或是想要加强zheng府的清廉及工作效能,应该在每个单位里推行《忠经》,它真可谓是人人必读书籍排行榜之No.1。
因为《忠经》才是真正终极的管理之道、也是终极的治国之道。
整部《忠经》所指引的方向和愿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终生去努力达成。
大哉——《忠经》!
尽忠章第十八
原文:
天下尽忠,淳化行也。
君子尽忠,则尽其心;
小人尽忠,则尽其力。
尽力者,则止其身;
尽心者,则洪于远。
故明王之理也,务在任贤,
贤臣尽忠,则君德广矣。
政教以之而美,礼乐以之而兴,
刑罚以之而清,仁惠以之而布。
四海之内,有太平音,
嘉祥既成,告于上下,
是故播于雅颂,传于后世。
1.人人能尽忠,世界享清平
尽忠:做到忠的尽善尽美、做到忠的极致。
天下尽忠,淳化行也。
若是天下人人都为国尽忠,淳厚、质朴、为人设想的教化就能大大地推行起来。
所以我常觉得,想要改善现代的家庭或企业员工之间的矛盾对立,或是想要加强zheng府的清廉及工作效能,应该在每个单位里推行《忠经》,才是根本的办法。因为《忠经》才是真正终极的管理之道、也是终极的治国之道。
君子尽忠,则尽其心;小人尽忠,则尽其力。
君子:此处指在上为官领导百姓者。
小人:此处指在下为民接受领导者。
在上做官的尽忠,就是贡献他的智慧。而在下做百姓的尽忠,就是贡献他的劳力。
尽力者,则止其身;尽心者,则洪于远。
贡献劳力的人,就是尽上一身的体力罢了;而贡献心力智慧的人,一个好的政策却可以影响到非常的深远。
故明王之理也,务在任贤,贤臣尽忠,则君德广矣。
所以圣明的君上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在任用有智慧的贤才,有了贤能的臣子来为国尽忠,那么君上的德泽就能广布流传了。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好的臣,“忠”与“贤”这两个德行要并重,贤因忠而得本,忠因贤而成事,缺一不可的。如果有忠而无贤,这种忠也就是贡献一己的劳力而已,还称不上是国家的栋梁。要成为国家栋梁,除了忠心耿耿的基本德行之外,还要有深谋远虑的智慧,为国家提出长治久安的政策,才能使君上爱护子民的美意,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告诉我们为国举才,要忠贤并重才算尽善尽美的。
政教以之而美,礼乐以之而兴,刑罚以之而清,仁惠以之而布。
之:忠贤并重的臣。
政教因为这些贤臣的尽忠,而得以趋于完美;
礼乐因为这些贤臣的尽忠,而得以更加兴盛;
刑罚因为这些贤臣的尽忠,而得以更加清明;
君上的仁爱恩泽也因为这些贤臣的尽忠,而得以流传广布。
四海之内,有太平音,嘉祥既成,告于上下,
至此四海之内,所看到的都是太平的景象,不再受歪理迷惑了。各种美好与吉祥都已成就,然后摆设祭典,禀告于皇天后土,感谢天地的恩泽。
是故播于雅颂,传于后世。
雅颂:雅颂是诗义之美者。古代太平盛世所唱的诗多以雅颂编成。
像这样,满朝文武的忠德成功之后,可以作一首歌颂君臣功德的乐章,流传到世世代代,这就是忠的极致了。
2.《忠经》小可导正人心,大可治国理政
国家有了忠臣,自然政教也好了,礼乐也兴了,刑罚也清了,恩德也布了。至此天下无事,天地神明及君臣百姓同乐盛世。
届时功成作乐,流传到天下万世,这一切都是来自一个“忠”字。可谓人人能把忠做到极致,全天下便太平了。
因此若有人问起这世上最终极的治世之道是什么?有什么东西可以治好天下国家,也可以治好大大小小的企业团体,可以导正每个人的心性呢?
我会毫不迟疑地说:只有一个字——“忠”!这就是古圣先贤最终极的治道所在!
全篇连载毕,感谢关注和收看!
作者: 草根王之菜根王 时间: 2024-11-4 21:37

来
欢迎光临 讲股堂 (https://bbs.iwangzhe.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