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股堂

标题: 最后的狩猎者 [打印本页]

作者: 玄商刘一瑶    时间: 2020-1-8 10:37
标题: Z~后的狩猎者
本帖Z~后由 玄商刘一瑶 于 2020-1-8 10:38 编辑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满岭打呀打不尽,在茫茫的兴安林海,生活着我国人口Z~少的民族之一:鄂伦春族,他们,也是中国Z~后的狩猎民族。

鄂伦春,通古斯语音译,意为住在岭上的人”或“使用驯鹿的人”,清代时期曾将鄂伦春族中的一部分称为“索伦”、“使马部”。

鄂伦春族聚集的黑龙江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等地区,山脉纵横,河流环绕,冬季持续时间长,气温低,动植物资源丰富,鄂伦春族人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过着世代游猎的生活。

鄂伦春族不论男女,都精通骑射,善于狩猎的人被称为莫日根(聪明的猎人),他们掌握猎捕各种动物的技巧,能够准确判断动物的行踪。

以他们的主要狩猎对象野猪为例,虽然野猪的视觉很差,但听觉、嗅觉灵敏,奔跑速度快,而且野猪有两对不断生长的犬齿,雄性的犬齿呈獠牙状,具有一定的攻击力和杀伤力,所以在发现野猪的踪迹后,一定要看好风向,不能让野猪嗅出猎人的气息,然后轻轻摸过去,选择目标瞄准射击。


如果遇到猪群,则要选择分工围打的方法,首先要确定野猪巢穴的方位,然后分头行动,一队人去巢穴附近等候,另一队人则直接朝猪群开枪,野猪听到枪声会拼命跑回巢穴,这时等候在那里的猎人就可以直接朝奔来的野猪的射击,一次成功的围打通常会收获颇丰。

虽然有着高超的狩猎技巧,但鄂伦春人并不会滥捕滥杀,他们根据动物繁殖的规律有选择地捕猎,比如不捕杀正在孵化或哺乳的雌性动物等等,保持着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苍茫富饶的山林是鄂伦春人的衣食之源,鄂伦春人对山林有着深深的依赖感和崇敬感,山神白那恰便应运而生,传说山神会赐予人们丰厚的猎物,也会对触犯自然法则者加以惩罚。


因此,上山打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拜山神,还要割下捕获到的第一只猎物的头,供奉山神,以示感谢。鄂伦春人还会在树干上画上象征白那恰的老者形象,凡有猎人经过此处,都要下马,为山神供奉食物。

由于狩猎生活流动性比较强,所以斜仁柱就成了鄂伦春人Z~常见的流动性住房。“斜仁柱”,俗称“撮罗子”,搭建方法简单巧妙,先将几根木杆相互倾斜支撑立于地面,再用几十根木杆依次交叉搭在周围,不用系绳钉钉,只用柳条编成的圈固定顶端,“斜仁柱”的骨架就搭建好了。


每当鄂伦春猎人满载而归时,为了抒发喜悦之情,便会燃起篝火,在篝火边喝酒唱歌,跳斗熊舞。斗熊舞是模仿黑熊动作及捕获黑熊过程的一种舞蹈,一般由一名男子扮演黑熊,被人群围在中间,舞者边唱边舞,气氛非常欢乐。

狍皮文化是鄂伦春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独特文化。如今,鄂伦春人已经告别了狩猎的生产方式,兽皮制作技艺及其制品便成了鄂伦春狩猎文化的载体。

为了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狍皮文化,**会在每年的规定时间发放猎枪,允许他们在规定的区域和时间狩猎,以此延续传统习俗。


作者: 王者之永不放弃    时间: 2020-1-11 21:08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讲股堂 (https://bbs.iwangz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