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A股市场,再次验证了“牛市不走直线”的规律。8月底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800点,创下十年新高,但进入9月后,行情波动加剧,金融和科技强势的背后,也夹杂着分化和风险。
这轮始于2024年9月的行情,与以往不同。核心逻辑并非单纯依靠流动性,而是“三股合力”:其一是全球宽松周期重启,美联储、欧洲央行纷纷降息,资金环境极大改善;其二是国家金融资本深度入场,银行、险资、券商、社保等“广义国家队”持续托底;其三是AI产业的爆发,叠加政策的优化,为市场提供了长期方向。可以说,这是一场“国家金融资本+新质生产力”驱动的牛市。
然而,市场内部却呈现明显分化。算力、创新药等板块领跑,涨幅动辄超过50%;而传统行业如光伏、地产、白酒则持续低迷,甚至“躲过”了一年的牛市。这种格局意味着,指数看似强劲,但很多投资者却出现“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尴尬。
从资金结构看,本轮行情的独特之处在于,主力资金由国家金融资本引领,私募、高净值和产业资本跟随,居民存款也开始向权益市场转移。相比过去由散户主导的行情,本轮更为理性。但需要注意,8月散户资金大规模涌入,加剧了短期波动,也让市场对“疯牛”的担忧升温。
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首先是板块估值透支,AI、创新药等龙头短期涨幅过大,一旦业绩兑现不及预期,回调压力显著。其次是行情分化的陷阱,盲目追逐指数可能陷入“结构空仓”。此外,宏观层面仍存不确定性:中美博弈、特朗普政策、国内经济数据走向,均可能成为扰动因子。
展望后市,9月大盘或维持震荡格局,短期调整不可避免,但中期逻辑未改:国家金融资本的支持,居民资金的入市,以及新质生产力的成长,仍是市场向上的三大支柱。投资者操作上宜控制仓位,回避过热题材,耐心等待回调后的二次布局机会,尤其关注基本面扎实的龙头公司。
牛市并不是所有股票都会涨,而是资金在结构性迁移。抓住主线,敬畏风险,才能在波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近行情从强势到滞涨,再到回调,基本面没有改变,所以技术面的观察就尤其重要。如果掌握一定的技术分析能力,就可以在这个小回调开始前,从容止盈一部分仓位。大家可以借助斗K工具进行模拟训练,快速提升技术分析能力。马上开始免费体验吧!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基于独立判断审慎决策,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