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2-10-26 09:05 |
---|
签到天数: 1752 天 [LV.Master]签到十一级
版主
- 积分
- 158860
|
本帖Z~后由 奉天期市老兵 于 2020-2-16 14:25 编辑 / G3 K: K0 x' [0 F/ z5 U
4 z- P- L) z; Q7 n7 ` 一位学友提问:“老兵师兄好,ZJH周五发布的政策该如何理解,我看了几篇文章,自我学习了一下,认为是这样的,第一上市标准放低了,这是一种放水加大现象。第二再融资门槛的降低,定增退出时间的缩短,利好优质中小企业及社会闲散资金,中小优质企业可以更方便的再融资,社会闲散资金可以更容易的参与定增,更短时间的退出,但同时在二级市场的抛压也更大了,所以综合判断应该是利好优质中小企业龙头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比如芯片,半导体,新材料企业等,因为上市及定增更容易了所以也利好证券板块,所以周一应该是高开高走,但因为加大放水及定增的解禁,后市并不是很乐观,是不是这样理解呢,说错的地方您别笑话,就是向您学习,听听专业人士的看法。”' \% B. l! V1 t( I3 u7 Q& b5 i
关于政策的解读我戒了,原本在其位时因为这个弄得我遍体鳞伤,现在我不在其位,说多了更没有意义了,还容易引发更无意义的麻烦,所以我不针对政策做具体解读,可以分享一点政策分析的个人思路供大家参考:* F0 Q- o: d: ^/ y4 n
1 政策分析一样是要研究政策周期的,研究的是政策和现象之间的关系,静态的政策解读其实同样是没有任何应用意义的;
) ]8 I1 ]9 h" H w9 J2 @; X 2 任何政策都要符合自然规律就是必然有双面性的属性,合理的政策必然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三国》里将谋臣分为三类,“白面书生”“务于精纯”“观其大略”,诸葛亮作为佼佼者被列为“观其大略”,诸葛亮的政策制定思路是“刘璋失于宽严政济之”,看清历史环境,针对性平衡,这就是政治家的思维;7 W+ {5 B2 H5 x& u- _
3 那做政治家岂非很容易?当然不是,政治家的能力并不体现在这里,往大说,身处平衡度较高的环境是没有政治家成长的土壤的,天大本事也没用,平衡度较低意味着矛盾体较多也较强大,论武力诸葛亮连卫兵甲也比划不过,遑论什么五虎上将了,能在矛盾充斥的环境中生存并推进自己的政治主张,依靠的是超凡的“政治智慧”,说白了就是你敢这么干居然还能活着?
$ E1 B1 Z: u7 l 4 以贷款买房为例,积极的是你马上就能住上房子,消极的是你要为此多付出贷款的高额利息,平衡的关键点就是承受力,这个就是政策。: Q; S9 s; e: S/ g. V8 h m
5 当一个政策被持续性的延支持单向的思路发展,这个政策必然一面被推高到极致,另一面又必然积累下巨大的负面隐患,当临界值达到必然爆发,比如老美的“居者有其屋”。
8 h3 j/ Q% N$ {5 c( @ 6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事先多做预防人不是挺聪明的吗?这个《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论断已经非常到位了。
/ B8 l4 h8 C. P# U5 k& P0 t1 U: o 7 “萧规曹随”是美谈,也是多数人的生存之道,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一样要看环境,延续性的动态平衡环境这是可以的,大的拐点是不行的,哪里是大的拐点?就是那个集中的承受力平衡点,这个平衡点难以分析吗?非也!这个平衡点上N多信号形成清晰的共振,人人都能看到,就像我们抬头可见的太阳月亮,只是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只看着自己那只碗而已。4 F& E# z8 j( [2 i3 w& `- t
8 回到具体的问题,从这个政策分析上首先是你认为这个政策属于针对一个长期目标出台的还是短期修正某些局部现象出台的?
8 I; @9 z% w7 S 9 理论上说发审制的症结在哪里?显然在于上市和未上市的结果可能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利益落差,这里会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利益突变拐点,“堰塞湖”的形容对这个利益节点的描述很形象,假如真有这个节点可能造成能否上市所带来的利益影响远超其他因素,自然形成一种估值系统的扭曲,我们是否有这样的现象我没调查研究过不敢下结论。6 E9 I; G+ Q" d: k/ L9 y5 ?
10 发审制的优点在哪里呢?显然在于更有公信力的对上市企业进行把关,当然因为某些利益驱使也有存在极为极为极为个别的现象让这种公信力成为一种利益交换的筹码,我们具体的度在哪里这个我也不清楚,有兴趣自己去观察。
6 j' \: t( W1 P0 W. p' ] 11 注册制对于发审制属于什么级别的修正这是应用中自己首先定义的问题,注册制的症结显然是因为公信力背书失位造成的投资风险更需投资者独立面对,投资本身就是风险行为,注册制更加清楚的告诉投资者“投资有风险”,从另一面说有助于引导市场向投到真的好的公司就能赚钱,投到不好的公司就要亏钱,而投资者主要的担心来源是对于企业的评估结论市场配套的严重匮乏,普通投资者是无力对拟上市企业做出靠谱的分析的,同样从另一个方向说这未尝不是一种积极的投资引导。
6 L: W$ ~" v9 [ 12 注册制的优点就是引导市场投资属性理性回归,你说的所谓放水加大属于特定局部周期的思维,放不放水首先是有阀门,现在是逐渐削弱阀门的作用直至取消,没了阀门就不存在放不防水的问题了,菜市场统购统销才会有甲商户进100斤白菜对不对的说法,自由市场供需市场决定,谁爱进多少就进多少,只要你卖的出去。, n. z y# b% G! a- _% f
13 再融资也是一样道理,上市企业再融资是一项基本的资本市场功能,该不该有这是问题吗?限制的再融资无法进行的市场就是真的好?( H! r h* C' T, F3 ^1 L2 z3 j% j
14 从理论角度修正再融资政策积极的目标显然同样是鼓励正向的再融资抑制负面的再融资,同样是引导参与再融资后好的项目赚钱讲故事的亏钱这种理性投资现象。
9 ~9 B; l w# M m& v; g6 f9 r 15 放低再融资门槛从积极意义说可以增加再融资环节的透明度,有效抑制一些负面的再融资案例。) s# u" K" {& ~' R% u. a) }
16 再融资加大市场总体供给也不是单向理解的问题,如果市场运行总体是逐渐趋于理性的效果,会有助于整体市场投资资金结构及风险偏好的调节,流动性需求同样不是一种静态量的需求,而是结合整体市场结构及风险偏好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一家满员30桌的饭店,每小时需要30桌客人,一天营业10小时需要300桌客人,这是肯德基的需求,一家中餐馆每天主营两餐,流动性需求就是60桌客人。
3 |* W& `" Y0 A+ T9 Y5 l1 ^5 T- q( C 17 当然降低再融资门槛理论上有积极长期导向意义,但是也会有一些传统的消极东西借此夹带私货,这是很正常得到现象,所以政策的分析不能着眼于一个局部看口号是什么,而是看配套,这才能合理的应用一个可能在未来出现的有应用价值的趋势可能性。( G8 E6 m% }+ R8 O3 C: L# x
18 例如历史上第三次情绪波动,一些政策的出台没有引导出政策预期的结果,这也是可以分析的,但是都不能是基于一个局部现象的分析,所以一直建议大家以技术信号为主,因为这才是大家能够驾驭的领域。
& ^) k* ]2 @4 s0 W' `0 }$ Z 19 再比如近期,特殊的时期,开市时间的确定,短期流动性的支持,一些投资者担心能不能啥啥啥啊?能啥啥啥啊?这是可以没底线保障的临时决定吗?) X% _2 e! d2 _+ v
20 再说现在,现在又是什么时点?这时出某些政策能不能啥啥啥啊?!这是认为是谁宅家里闲的蛋疼?
/ f+ t# ^6 ]1 q) e/ x) m; b 政策研究从分析上侧重的就是政策的导向,这一般都是很清晰的,另一个是应用环境的理解,这是长期关注下的产物,分析的要点是对于变动的对比,再融资是什么市场功能?原本的问题在哪里?导致的问题的利益链条是如何形成的?新政策做了哪些改变?每条改变应对的原本利益链条上出现的哪些现象?这些改变可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如果出现这样的变化应该看到什么样的现象?出现这类问题应该有什么样的举措出现我认为是修正问题能让政策继续向积极方向发展?这些都属于分析的范畴,应用中依然是周期选择,计划制定以及容错和规避。
/ B, S( J6 J( n1 ?+ A4 T7 E. U/ J
( N ~) l, ?" y!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