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希望尽快的将个人理解的老师理念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昨天计划总结老师关于选股的理念,Z~初构思内容的时候觉得这个地方思路很清晰,应该较小的篇幅就可以了,谁知一下笔又是越写越多。在这篇总结开头我用了这么一句话:“理念的东西是你肯聆听就一定听得懂,不想听你如何说也没有用,这就是一个缘”。想起这句是因为觉得好像我怎么阐述很多学友还是放不下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有点个人情绪。老师中午的午评恰好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我冷静下来反思,本身写这些总结我就是希望这些总结能使更多的学友更快更清楚的理解老师的理念,被情绪左右的话就失去了意义,还是要做到不忘初心。本来总结我就是非常业余的水平,一个思路总结得自己觉得不清晰不透彻就想用更多的文字去弥补,结果是南辕北辙,反而使重点不清晰了,所以思考后我暂时停止用多说的办法阐述老师的理念,还是试着通过杜撰一些故事来引发大家的思考,通过大家反馈我们将一些思路互动可能效果更好。通过这些内容来巩固前面总结的老师理念,既能让大家容易消化一些,也为自己提高总结能力积累点经验,本来能力不够,强行去做和股市中不自律的行为都是一致的,需要加强对自己的管理。
以下故事纯属为交流技术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土生土长的交易技术-高频交易。发达国家市场有远早于我们的高频技术,但是我们的高频交易技术基本是完全在我们的市场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故事是这样的,我们的期货市场历史很短,经历过盲目发展阶段,市场被近乎摧毁式的监管起来。由于日子难过,也没有什么成熟的营销人员,很多经纪公司开始尝试居间人的办法,激励居间人的政策就是佣金分成。由于利益驱使,居间人总是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佣金回报,而经纪公司已经无法在分成比例上做出让步,于是提高佣金的总量成了唯一的选择,共同的利益使居间人想尽办法让投资者将账户交由经纪公司操作,经纪公司想尽办法让操作人员用有限的资金打出更多的佣金,于是高频交易Z~初的生存土壤就这样出现了。随着实践,参与的人发现原本是期待十万本金打光换回两三成的佣金就可以了,而实际操作超出了预期,十万本金打出全部甚至几倍的佣金屡有发生,于是很多人开始研究这里面的规律。掌握一定规律之后很多人开始以保证本金不流失为目的进行操作,随着成功案例增多,很多掌握规律的人开始拿自有资金或者认识到这块有利可图的资金雇佣掌握规律的人开始进行获利的尝试。这个阶段交易所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这类交易能够活跃市场,同交易所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交易所开始推行佣金返还政策,因为高频技术本身不是针对交易的技术,而是针对市场中交易行为的技术,所以时间周期必须尽量回避市场正常的波动,这样扣除佣金能不亏就是高手了,返还政策一出台,这样的高手就能拿到相当可观的佣金返还,于是一批批的职业炒手就此出现。鼎盛时期,高频占据了期货主力合约的绝大多数成交份额。
高频交易的兴起自然打破市场原本的生态平衡,靠真正做行情吃饭的其他投资者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为了生存,各种为了适应新的环境的交易技术逐渐产生,如动态止盈止损技术,做盘主力的诱杀高频技术,高频互搏技术。在高频交易自身竞争加剧和其他投资者升级技术应对的双重压力下,高频交易者获利空间再度被挤压,这就迫使高频交易者寻找升级自身技术的办法。在高频交易者自身努力加上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华尔街一线算法交易团队来我们这里试水的助推下,手工高频高手向程序化高频转化的进程很快,程序化高频除了拥有人力无法企及的交易速度优势外,通过盘感向算法的转换,高频交易高手也纠正了很多原本错误的主观认识,的确使交易技术大幅提升。但是自然规律告诉我们,事物总是有两面性,在成功成为程序化高频交易者享受他们升级技术带来的优势时,一个隐患被留下了。那就是原本对外行无比神秘的高频交易技术,在算法化的过程中脱掉了神秘的光环,拿到算法,一个普通的逆向工程师就可以推导出应用程序化高频对市场带来的冲击无风险获利的算法,而这个算法在一些拥有特殊权限的人手里,就可以获得无风险从市场攫取利润的机会。市场就是这样,有了这样的机会就一定有人去实践,这种实践也必然给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几次风险事故后,一些关键人物被发现,锒铛入狱了。这本是正常的事情,可事物总是往往有不可预知的东西在里面,这几个人的入狱为后面的一个大事件埋下了伏笔,那就是股灾。
作为散户,很多学友都切齿的诅咒过股指期货,但是股指期货到底做了什么呢?恐怕绝大多数学友说不清。股指期货的核心作用本来是缓解系统性风险对市场造成的冲击,并使市场能够快速从系统性风险对市场的冲击中解脱出来。老美几次成功应对危机,使市场走入长牛,股指期货是起了关键性作用的。这也是高层批准设立中金所,推出股指期货的关键理由和目的。那怎么股指期货又成了罪魁祸首了?看过一些官方披露的对境外一些机构的处理中大家可能知道,在救市的过程中,救市举措在期指上发挥不了作用,在对手高频程序化的操作中,救市资金无力应对,Z~后不得不采取封杀期指的断腕之举。那我什么我们市场在操作层面一点应对的办法都没有呢?真象江湖传说的在人家先进技术面前我们毫无反击之力?其实是这样的,技术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至于到妖魔化的程度,起码在我们控制规则的市场里,怎么可能从操作层面上想不出一点办法呢。早在程序化高频的准入之前,业内就这个问题就多次进行过专题讨论和研究,推演了程序化高频对市场的可能冲击,也针对风险从理论上设计了应对的办法,虽然未经实践,但是理论上是行得通的。那为什么股灾时没看到应对的措施呢?这就是上面的偶然事件,因为没经过实践,所以操作层面并没有可执行的应急预案,但是对于可能发生的情况,其实在前面的推演中是都涉及到的,但是几个关键人物离岗,使这道本可能存在的防火墙不存在了。而新接手的人并没有在这方面的储备,这里出现了真空。所以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
从故事推导的结论先不和大家交流,通过故事让大家自己思考,以后交流中遇到我们可以拿各自从故事推导出的结论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