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数分析
日线级别仍是向下的趋势,稍有放缓,最快这周或下周才能出现日线级别买点。所以机会只在小级别里,并且可能空间有限。
30分钟级别,如果明天按黄线走法,早盘上涨后,出现顶部形态(顶分型+DIF向下拐点)需要卖出。
如果按蓝色线和红色线走法,需要按成本线止损。其中,蓝色线比较接近最近的低点,说明反弹力度较弱,如果参与,需要降低仓位。如果到红色线买点,因为会出现5分钟级别底背离,并且跌出了一定空间,所以可以适当增加仓位参与。
市场用真实的波动不断验证:识别顶底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剥离情绪干扰的决策直觉。与其用真金白银试错,不如将交易拆解为可重复训练的单元——比如在工具中随机调取个股的20日历史片段(含MACD等指标),可以选择建仓或离场,随后立刻对照后续真实走势评分。
这种压缩时间维度的刻意练习(单周上百次决策迭代),本质是将十年盘感提炼成可追溯的认知资产:从“知道缩量十字星可能见顶”到“在放量冲高时果断平仓”,中间差的正是对自我本能的数百次修正。真正的风控,从接受“无法预测市场”开始,转而练习“波动中保持一致性的能力”。
成交量比昨天缩量将近2000亿元,这也导致今天的反弹力度很弱,如果有可观的反弹,必须有量能支持。
二、赚钱效应
上涨数量增多,但涨跌停与昨天差不多,说明短线情绪没有较好回暖,这与30分钟级别的弱反弹也一致,根本原因还是量能与信心不足相互作用后导致的。所以现在看赚钱效应意义不大,关键是盯住成交量是否放大。
连板高度压制到3板,这也符合冰点效应特征。
三、板块概念
大盘量能不足,反弹很弱,没有出现进攻迹象,仍然是基础化工原料、煤炭、电力、航运等防守板块涨幅和资金流入居前;相对应的进攻板块的AI科技等跌幅居前,这也可以作为一个观察角度,看什么时候进攻和防守板块位置调换、结合市场量能和技术面形态,可以判断大盘是否有较好的上涨状态。
四、总结
指数日线级别向下,30分钟级别弱反弹,量能不足。稳健者需要等待量能放大到1.6-1.7万亿元,结合30分钟级别底部形态,以及进攻板块有异动时再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