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2-10-26 09:05 |
---|
签到天数: 1752 天 [LV.Master]签到十一级
版主
  
- 积分
- 171310
|
回复一位学友提问,方便自己收藏整理我单开的帖子,学友帖了几张图,我就不复制了,直接把学友帖子的连接复制过来,大家麻烦点分别点开两篇帖子看吧:" {$ \4 ?" `: p; d
学友帖子:“向老兵师兄请教一下
2 z0 o5 y C1 B) i' g) r. j4 shttps://bbs.iwangzhe.com/forum.p ... 9&fromuid=43932
) U" k4 G: T4 l) y% C(出处: 讲股堂)
9 r# I' s+ U" z2 w”
) h3 G' a# ^$ w' F- P ?8 b回复:
: c; u4 u) ^# O 1 结构化思维就是一种思维模式,并没有什么机械流的标准定义,简单理解就用以前自己的投资思维模式作为对比对象,只要不断的在尝试更多的视角思考理解问题就是在结构化思维构建的路上了,分析股票是希望得到可以上涨的稳定结论,但得出结论买了没涨也是正常的,平静接受且继续以得到上涨结论为目的去分析股票,这就是结构化思维理解事物的方式。
+ x2 u/ f8 @2 |& W# F6 ?, V 2 所以是否属于结构化思维是需要自己不断的对自己总结的,懂得分拆仓位实现比原本的你更清楚的操作,这个阶段自然算是结构化的过程了,效果你自己也体验到了,这就行了,而结构化是个不断在实践中进阶的模式,需要之后自己不断的坚持努力,这里是起点不是终点,而且不存在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 E6 ]) v* Y/ |, ~
3 是否堆砌依据的判断同理取决于你自己的分析输出量化的程度,并不能简单去说均线和趋势线分析一起用属不属于堆砌依据,而是不同的分析思路下输出的结论是否满足同步异步并存的结果,大体同步的输出,大体异步的输出以及无法较为清晰的界定交集边界的输出都属于明显的堆砌依据,但是当自己分析输出量化程度较低时你基本无法有效的甄别这个东西,所以需要在实践之中不断的去完成这个精耕细作的过程才可以尽量清楚的去界定。
% Y, v' U7 G/ ~5 b! {6 k" G& @: N 4 从你具体的实例反馈来看,你描述的结构化主要体现在操作设计上,分析上并没有很清晰的结构化体现,当然不必太纠结,九一比例分析设计上对于交易的重要性10%,操作设计占比90%,大方向上没问题,坚持该坚持的,完善该完善的,你反馈的图表趋势线在操作中的作用很清楚了,均线分析我没体会到在你的操作设计中起到有价值的作用,这就是分析上堆砌依据的体现,你画了很多,但我无法清晰理解你分析这些输出了什么有价值的分析结论。/ z& [# I: W D& {$ z4 F
5 周期的界定也是一样的,实战结合我们具体的分析思路,这个周期也是无法机械去定义的,周期的理解是个大命题,有兴趣还是反复看我的分享结合自己的实践去慢慢的理解吧,这里不展开给你分析了。( M+ z+ _9 M2 h% w( a3 j$ W
6 就你狭义的实例分享片面的聊聊周期,你的几个图表并没有非常清晰的周期拆分痕迹,趋势线是单一周期的,不同周期的均线你的分析是没有清晰输出的,只有Z~下面的空间分割是有效的周期拆分,但是是操作周期拆分,用于你梯次仓位的加减仓位置确认,但这不属于分析上的周期拆分,只为把自己的做明白和趋势分析无关,当然同样的这是主要的,而我们不断研究的目标就是把将操作和分析机械的割裂的状况慢慢的向尽量然分析和操作之间和谐融合去努力。: U9 e- m1 p S* u
结合你的实例反馈用不同的假定周期分析思路带你从应用层面做一些周期简单理解: I% v* L" L4 F0 z& Y: F8 u
1 你自己画的图表操作主体就是第一张的趋势线,是单一周期设计思路,操作上从比较契合到后期勉强契合信号可用性在不断降低,效果上从收益较好到收益较弱同样在不断降低,你的仓位随着不断递减,操作在收紧,整体操作设计上是没问题的。
# F8 H* \7 D2 A7 Z3 V, t 2 而从另一层面的周期视角理解,你的整体操作设计围绕单一周期,没有层次体现,属于把周期用死了,活用周期的方式就是从不同的周期视角分析问题,这时均线当然属于很好的分析工具,图1是该股的均线规律:% M, q5 A0 O; T3 t$ Q* \# h; c
(1)均线的可用性依据取趋势和均线发生关联的现象,图表清晰可见,趋势阶段性的关键位置发生在重要均线位置,看更大周期的图这个更清晰。. \" D& ~: z: D6 H- b
(2)近期均线大的周期规律黄色1,2,3,4,什么节奏?数均线的渐强节奏对不对?这是Z~显性又Z~重要的规律节奏,分析清楚了这个就叫依托周期依据,有了依据就要背靠依托尝试持有对不?( B$ b$ ^/ ` G- \' Z
(3)周期分析的主要矛盾集中在蓝色1,2两个点,短线两次反抽450,450级别短线出现偏空信号,咋处理?小周期服从大周期,黄色是整体均线周期,蓝色450周期,小周期偏空不改大周期方向,但这仅仅是趋势的分析,对于自己的操作450级别的偏空信号足够强大了。# p; \ ~5 A+ @+ A
7 k" O* ?- b5 z2 p(4)那咋整啊?方案一等待450偏空信号消失?啥叫消失?站上450短线双头不成立呗。方案二压缩操作周期去响应周期想办法,想啥办法?图2是六十分钟图,形态收敛做小周期的新趋势线呗。那不买卖越做越小吗?是的,所以这就是周期层次设计的意义,从你前面单一趋势线周期看,吃完肉了汤就不喝了没问题,而从多趋势周期看,这里趋势线小周期操作是为了大依托周期的健康信号以及趋势预期,不能一概而论的东西。2 n6 u# X2 \ r7 e }
(5)从依托周期看,这里背离450级别的压制短线强冲技术上并不好看啊?是的,这里技术上是非常清晰的赶顶信号,技术上后期如果确认那么大级别头部技术上就确立了,但同时我们跟踪中收益效率Z~高的周期往往都是出现在技术上Z~不理想的阶段,所以操作设计同样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灵活对待才能在这个市场活得滋润,而核心依赖自己的前期盈利结果去灵活调节操作计划和核心依赖趋势分析结论去灵活调节操作计划就是市场中winner和loser之间的本质区别了,不在于掌握什么分析技巧,而在于自我核心投资理念的选择。5 d Y7 w7 H( i) g0 \1 g3 [) A
(6)希望在交易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要寻找更灵活的周期引用方法了,图3是今年分享中根据实际的趋势走势总结提炼的活用趋势周期的拆解方式,不谈细节逻辑,只是让你更清楚的理解 方向,该股同样的前期610形成大级别头部,之后调整55周期,反弹46周期,关键短线突变出现在76时间窗口上,事后看很简单的分析,一个角度理解很准确的通过周期拆分把握住变盘节点是可能的另一个角度理解,简单周期结论的掌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这个点上看着容易,但找到自己的46,76自己实践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哪里不简单?不是这个点上的输出不简单,是形成这个输出之前复杂的分析过程不简单。. j1 i: w" ]- e1 I
; c% v5 l" r4 c9 ?! C# R(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