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2-10-26 09:05 |
---|
签到天数: 1752 天 [LV.Master]签到十一级
版主
- 积分
- 158710
|
前面给微信群的学友推荐了一部老片子《天道》,想起这部片子源于有学友同我交流一些意识形态领域的学习思考的思路,我觉得学友有些跑偏了,这部片子里用艺术的形式理论化描述我们学习立足点的基本逻辑我个人比较认可,人家专业化呈现的作品描述的东西毕竟比我这草台班子强的多,所以借鉴一下,大家有兴趣的也可以翻来看看。
2 K, ^/ ~9 M3 ~+ ] q: u 片中定义了一个概念叫“文化属性”,基于这个定义做了种结论“一个人能否成功是自己文化属性选择的结果,选择强势文化量产强者,选择弱势文化量产弱者,这是决定人是否成功的核心要素”。& F% E0 g( w; t( o! }
而什么是“强势文化”呢?就是在学习中喜欢挑战,用自己掌握的东西去追寻自己能够驾驭的结果,简单点说就是“我付出别人不肯付出的努力学到了别人不会的本事用这个本事兑现我应得的结果。”
, `. K0 H; E" m 与此相对“弱势文化”自然就是追求简单的易懂的学习,希望这个简单的学习会带来自己其实根本驾驭不了的异常经常的结果,简单点说就是“Z~小的代价期待Z~大的结果,伪装了一下的不劳而获思想而已”。! c& I$ P- |, v3 n! [
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既需要创造性思维来打开我们上升的空间,但更需要脚踏实地的积累让自己更强,对于普通人合理的配比关系必须是脚踏实地为主体,思想升华一下听到点佛法自己就成佛了?不过是个笑话而已,人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网上有大咖佛,多少名人志士背书,无数信徒,赶紧信吧,赶紧学吧,可惜纵观历史没听说过佛还能网络量产的,这连点笑点都不存在,当笑话都是Z~LOW的那种。9 h! q n* s0 F" V! Q& U! F
片中设计了主人公丁元英的一个具体事件,设计的学习应用的比例方向我比较认可,就丁元英这个角色而言,片中的设计主线逻辑就是“达道家境,行法家事,求佛家恕”,通过对比成功的企业家,对比专业音响人士对音响技术的理解水平等细节描绘诠释丁元英已经将应用和理解结合在道家思想的层面了,而具体做事情时丁元英选择将事情锁定在法家的框架内,从而获取更为合理的驾驭力,而对于更大的方向,丁元英悟不透,但懂得敬畏,所以求佛家恕,不自以为是,掌控力下充分自信,这就是强势文化属性,强者的选择。
) O. R$ l: L. t 而不理解这种意识和实际的结合关系就容易在学习中跑偏,动辄宇宙之浩瀚,思想之空灵,这种毫无根基的思维意识是不可取的,丁元英不谈空无是不懂空无?三岁幼童也知何为空,何为无,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这就叫意识升华?弃事业,弃责任,弃亲,弃友,弃食,弃水,先把这些显性着相的东西弃过再谈无相,啥都弃不了谈什么意识形态?
/ J, M. d2 d6 O$ \+ Z8 Q' S8 g 技术分析也是一样的道理,单一的分析结论仅仅是一种假设,我们在应用中完全可以大胆的做出自己的假设,因为这个假设对于实践合理占比是非常小的,跟踪中假设是依赖验证去控制的,小心求证的过程才是保证分析结论可用性的核心,这就是模型化的思维,模型的思路可以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好不好用建立在将这个思路和实际联系起来的途径上,就是模型的基础架构,上期斗K讲解的逻辑算法和下期讲解的开始结束标志都属于量化模型构建基础架构的必要元素。
8 e+ ?: J: V1 w6 i+ q. Y/ N, z 随着创业板创出新高,市场的流动性呈明显的渐趋活跃状态,增量踊跃的迹象愈发明显,这时各路大咖又开始指点江山了,这叫什么技术?连续跟我分享的学友回想一下,这就是吹牛X的技术,赚钱的技术是什么?跟着我拿创业板指做模拟的学友通过时间的检验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了吧?3 [3 w: x; I S% D5 ~/ Z
1 图1是模拟创业板指的前期模型条件,应用的是斗K讲解里示例无数遍的基本空间分割模型和均线运行模型,图2是由两个模型衍生出来的跟踪验证过程,1800,144线,2100,缺口运行以及2400都是基本模型固定的规律节点。
8 R& h4 |- }8 k' i; ~9 r! h 2 按照Z~粗的线条,创指模拟跟踪到这里Z~低的收益可能是四倍,前面分享中实际我是按照大致5日周期的线条来建立均线模型的,我实际跟踪指数产品收益率是超过这个收益水平的。$ D% U0 Y; B! m! h3 e* L8 x
3 那么一个空间模型运行到这里,大空间已经翻倍,以100万起点做假设,一个连续跟踪计划到现在400万的收益,到了2400位置减仓200万,收回100万成本,100万改善生活休息一段,200万扔在2400线上,准备好50万的回撤,爱涨增量起来推上天去也不必怕钱咬手,吃了50万歇菜了暂时不玩就行了,还需要整天琢磨指数还能不能涨啊?该买啥股票啊?
$ p$ U a$ ]% F1 ]2 T& B 4 趋势一种分析一个结论,一人一个看法,后面是海阔天空的向好?还是再次进入漫长的黑夜?那么我的模型可以清楚的告诉我,前面我认为是中线存量驱动的中线趋势,近期市场热点轮动的基本特征连续靠短线爆量强推的现象并不多,这是存量驱动和增量驱动的重要区别。& c/ ]8 w, A* N5 m$ g: x3 @
5 而存量推动到中线高位,后续出现趋势需要实质性的增量驱动,这时存量是游刃有余的,增量不给力大不了止盈结束趋势而已,坑一样是增量来填,增量推存量没必要拦着,谁和钱也没仇,所以我的模型告诉我这里并不是合理的跟着分析走的时候。3 x; L/ R; R( `+ |. @. O
6 2400关口出现沪指和创业板指的转换迹象,意味着什么?这一样不是靠猜的,是靠模型来计算的,首先是有沪指的模型,然后是两个指数的关联模型,前面分享里几次提及的创指之前在144线构筑支撑的盘面迹象就是我的模型中两个指数关联的关键,为什么在市场出现问题时有资金出现维护指数?是谁?为什么?目标是什么?这样关联可能会有自己的假设结论,但是这个是没法摆在桌面上来交流的。
# h: ~ w* \6 V$ ~0 S0 F" N 7 个股也是一样,作为指数依托下的子模型,首先是个股模型在哪里?然后是指数和个股间的模型验证,通过验证结论也就出来了,啥也没有不就是瞎蒙吗?/ U* {/ |+ T4 ~( V* t9 Y3 Y
8 基本面分析派鄙视技术分析派,技术分析派鄙视基本面分析派,真正在市场持续赚大钱的谁也不鄙视,哪派都不是就是赚钱派,区别在哪里?其实能不能赚钱跟什么分析主线并没有直接关联,认为分析结论的正确率决定收益率啥派也赚不到钱,通过持续验证的途径来掌控分析结论的啥派一样赚钱,仅此而已。
L/ s3 p, S& P8 D7 t* u 下期斗K讲解“开始结束符号”,量化模型架构基础,有兴趣的学友欢迎收听交流!" ?+ N) o6 ~$ P4 \& H9 U
+ h2 @$ u. R8 C"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