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爱中国国学经典之《忠经》连载二-2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5 10:23
  • 签到天数: 2060 天

    [LV.Master]签到十一级

    133

    主题

    6万

    经验

    107万

    金币

    六段

    Rank: 6Rank: 6

    积分
    6854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1:2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粉之格物致知 于 2023-11-13 10:45 编辑

    3. 君王无道,孟子说:可换掉!

    天无私,四时行;
    天没有私心,所以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从不间断;

    地无私,万物生;
    地没有私心,所以动植矿土万物生长,也从不间断;

    人无私,大亨贞。
    亨:通达。贞:正而固,即忠也。如果人能够没有私心能够忠,自然四通八达,正当而稳固,任何地方都行得通的。

    这里我举《论语》的一段话来加以说明: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子张问什么是可以到处都通行得开的办法。孔子说:说话大公无私、诚信正直,举止行为庄重恭敬,如此虽是蛮夷之邦也到处通行得开的。如果说话不公平诚信,举止行为不庄重恭敬,虽然就在自己的乡里,能到处通行得开吗?

    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
    “忠”的道理,就是专一自己的心志在真理上,专一在国家或团体的广大福利上的意思。古人所谓的“忠”是专一在大体的主轴上,而不只是专一在一个人的福利上。在《孟子》里面,有这么一段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充分说明圣贤的这种心志。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译:齐宣王问为卿或为臣的道理。孟子说:“王问的是什么样的卿呢?”齐宣王说:“卿还有不同吗?”孟子说:“不同的,卿有两种,一种是来自君王同姓亲族的叫做贵戚之卿;一种是与君王没有亲戚关系的叫异姓之卿。”

    齐宣王说:“那请问来自君王亲族的贵戚之亲的为臣之道是什么呢?”

    孟子说:“与君王同姓氏的贵戚之亲(即共同享有天下的家族人员),碰到君王有大过错的时候就要尽上向国君诤谏的职责。当反复诤谏还不接受改过建议的时候,就应该要为了百姓,在同姓的亲族里,推举另一位有德行的人来当君王才对。”(当时天下是私家的,故有此说法)

    齐宣王听了之后勃然大怒。孟子说:“君王请不要怀疑或生气,君王问我,我不敢不把正理告诉您!”过一会儿齐宣王怒气稍微消了点,然后问孟子说:“那么异姓之卿的为臣之道是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异姓的卿碰到国君有过错时,就尽上诤谏的本分,但若反复诤谏还不听的话,就可以挂冠求去了!”

    从以上这段对答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孔孟所专注的“忠”,是专注在为广大生民设想的大忠,而不是拍君王马屁的小忠。现在的人总是把孔孟所提倡的忠,说成是拍帝王马屁的人才做的事,这都是犯了断章取义的毛病所致。

    4. 忠心有次第

    为国之本,何莫由忠。
    治理国家想要得到根本的话,哪件事情能不从“忠”这个字出发呢?

    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
    忠的用处,能够坚固君臣的份位与情意,能够安定国家社稷,能够感格天神地袛,感动山川神明,何况是寻常的一个人呢?

    夫忠,兴于身,着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
    忠这个字,发端于自己一身的行持,到彰显家世的德行,到帮助一个国家兴旺成功,名目虽然不同,然而所用的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样子而已。

    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
    因此,能专一大公无私的忠心在自己身上,就是忠的开端;能专一忠的心志实践在自己家里,就是忠的德行已做到一半了;能专一忠的心志实践在他自己的国度里,就是忠最伟大的成就了。

    讲到这里,让我来举段孟子所提到的例子,说明古人如何在自己的国家里专一于大公无私的忠。

    “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已也,复归于亳。”

    译:商汤的孙子太甲继位后,彻底颠覆了商汤建立的治国大FA,老相国伊尹为了天下众生的安危,就把这不肖的君王暂时安置到“桐”这个地方去。经过三年的教育,太甲终于忏悔自己的过错,对过去的错误深深自责,并改正这些错误。又在“桐”这个地方学习仁义三年,完全听从伊尹的训悔。伊尹见太甲改过之后,又迎请太甲回到首都“毫”这个地方,重新登上君王的宝座管理天下。

    从这段伊尹的作为可以清楚地看出,古代真正的忠臣,不是只专一在对君王的忠而已,更重要的是专一在对天下众生的忠,他既不愧对自己的国家,也不愧对自己的君王,这才是“大公无私”的忠,这才是“一于其国,忠之终也。”

    身一,则百禄至;家一,则六亲和;国一,则万人理。
    治身能专志于忠能够无私,各种福禄就自然到来;治家能够专志于忠,六亲自然安祥和乐;治国能够专志于忠,天下百姓自然治理得有条不紊。

    书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说:“要维护那份精粹无私的精忠,要信守那份大公无私的精忠。”

    全章总结:

    这第一章,是说天地神明及人,都欢喜忠心的人。因此人能够忠心,就可以感动天地神明,当然更能感动人心。马融解释这个“忠”字,很精当,因为后世的人,都把这“忠”字误会了,倾向去护持有位子的人的说法,而忽略了公理。

    所以《忠经》开端第一章,先表明这个“忠”字的用处所包很大,“忠”用在自己一身,能够一心做好人,大公无私,循规蹈矩,这就是“忠”;忠心用在自己家内,能够一心孝养父母,友爱兄长,也就是忠;忠心用在自己国家,能够大公无私的在职位上“致君于尧舜、治民于太平”,辅佐君上为民谋福,那是“忠”的最大成就了。

    “忠”这个字是从修身来的,从大公无私的存心来的,所以说一于其身,是忠之始。若要将来能够忠心做国家的事,总要从现在的身心中修来,才算是有本有末的忠道!

    欲探究竟,敬请关注下篇【忠经】连载(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524 天

    [LV.Master]签到十一级

    124

    主题

    11万

    经验

    103万

    金币

    七段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8336
    沙发
    发表于 2023-11-13 00:00:45 | 只看该作者
    1 1

    实名信息备案通知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对社群用户实施真实身份信息备案、定期核验等。现在,需您进行实名备案,备案成功后才可以回复发帖!

    点击此处去完成备案

    王者财经 ( 京ICP备16006323号 )

    Copyright 2016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6-2023 北京草根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6MA002TL78A
    营业执照     经营性许可编号: 京ICP证161258号   ICP备案:京ICP备160063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737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