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赛勒,主攻的是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简单说,是基于行为学、金融学、社会学、经济学、决策学、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决策者)在金融市场行为中的心理特征,并以此来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影响的一门学科。
3 V/ P- ?( y: l3 T8 G& T* `9 T. |那么,对于赛勒来说,除了经济学家这个头衔之外,他还是一个演员。曾经在2016年奥斯卡Z~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大空头》中,本色出演客串了一名经济学家,有没有很意外呢。
% g! i# a1 \# _6 N+ R+ x C& c
3 P% H O! a0 P( g. m- n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分享的“为什么亏损不愿意平仓”的这个话题,正是诺奖得主赛勒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这一观点。
. j2 n4 R: F& j( V*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损失厌恶”
1 P g; q) r" P, |0 z# |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5 }5 R; k! G. A# Y& w/ _7 @不明白,没有关系,接下来我们通过生活和交易的例子,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 Z6 d: o5 S" K/ j1.生活案例:
4 \1 J8 W7 g: d# u3 k! l `( k
假设你心情非常好,出门时的“心情美丽值”是100,经过一个路口,你捡到1000元钱,“心情美丽值”迅速上升50%,达到150。
可是乐极生悲,突然旁边一辆车飙过,溅起的泥水,洒了你一身;于是,“心情美丽值”下降50%,由150变成75。
一得一失,虽然捡到了钱,但身上同时也被溅到泥水,于是“心情满意值”却从刚出门的100到Z~后变成75。
通过这个生活例子,其实,我们只是回家换身衣服,Z~后我们还是有赚的;但通过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通常损失和获得至少应该是1:2,我们才会感到快乐。
- ~) s# N% r1 Z% Z9 O
2.交易案例:
; Q) R7 i0 b; M% g1 R 假设你在交易的时间,刚开始非常顺利,由10万元赚到15万元;这时候,下意识的你会认为这钱也太好赚了,于是开始重仓交易。
X/ t$ W) X3 O* k! G2 I* a
之后,交易开始出现亏损,这时候由15万元又亏到了10.5万,这时间,你会下意识的认为,从15万亏到了10.5万,一下子亏了这么多,走势应该很快就会反转。
* x; Q* d8 m% f* X- @1 n" N6 f
结果,就是小亏没止损,发展成大亏。
; m' F) f- k0 D2 R. n
通过上面的交易案例,如果,我们能明白本金是10万,在亏到10.5万,及时止损那么我们实际还赚5000元;但因为有先获得而后失去的这样一个“损失厌恶”的行为存在,于是产生了大幅亏损。
" o! g7 I& g! F3 g/ H
# y: U- q2 p1 U, v% D3 o8 k
综合以上,诺贝尔经济学家查德·塞勒所研究的行为经济学,就是告诉我们因为有了“损失厌恶”的存在,我们的获得和失去的比例,至少应该维持在2:1,我们才能从失去中感到快乐。
. _$ l" P. c( S. F8 u! U从“风险厌恶”的行为,可以非常好的诠释,为什么我们在交易中,很多时候,不愿意去止损的原因所在了。
( F6 f G- @# f, W2 ?* h- |
/ v7 j# U3 r0 Q/ I, I% x( I; }
好,今天的分享就是这样,“为什么亏损不愿意平仓”你明白了吗?
- h1 Y& H6 l2 M" y
: t# |9 ~' F z% B# N- f